在休斯顿火箭队的搜狐体育首页媒体日活动中,老将埃里克·戈登成为焦点,面对镜头,他搜狐体育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新赛季的期待:“我希望本赛季能获得更多持球机会,我的技能一直被低估。”这番话不仅揭示了戈登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义,也折射出火箭队在新赛季战术体系可能面临的调整。
战术变革:从定点射手到持球核心
过去几个赛季,戈登在火箭队的角色始终围绕“无球射手”和“防守尖兵”展开,尽管他凭借稳定的三分命中率和强硬的防守屡次帮助球队渡过难关,但其持球进攻能力始终未被充分开发,上赛季,戈登场均触球时间仅排全队第五,持球单打回合占比不足8%,而他的挡拆进攻效率却高达每回合1.02分,超过联盟85%的后卫。
“人们习惯用‘3D球员’的标签定义我,但我的技术远不止于此。”戈登说道,“我能在挡拆中阅读防守,能为队友创造机会,也能在中距离完成终结,这些能力需要球权来证明。”数据显示,当戈登单场持球时间超过4分钟时,他的真实命中率会提升至61%,助攻率上涨至18%,此类场次仅占上赛季总场次的30%。
火箭队新任主教练伊梅·乌度卡对此回应:“我们正在重新评估每个人的技术特点,埃里克是一名被低估的进攻发起者,新赛季我们会设计更多让他持球的战术。”据悉,火箭在季前训练营中已试验由戈登主导的“西班牙挡拆”战术,通过其吸引包夹的能力为侧翼射手创造空间。

被低估的万花筒:戈登的多元技能库
戈登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,职业生涯早期,他曾是快船队的头号得分手,场均轰下22.3分并入选最佳新秀阵容,转投火箭后,为适应“魔球理论”,他主动削减了中距离出手,但技术上始终保留着全面的进攻手段:
- 突破威胁:戈登的体重和爆发力使其对抗后终结成功率高达57%,在联盟二号位中排名前10%;
- 中距离稳定性:尽管近五年场均中投仅1.2次,但其命中率维持在46%,与德罗赞、布克等中距离高手相当;
- 组织潜力:上赛季当他在场时,球队进攻效率提升4.2点,其助攻/失误比(2.8)甚至高于部分控卫。
“看看我在国际赛场的表现就知道,”戈登指着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集锦说道,“在美国队,我既能打无球,也能持球组织,这种多样性应该被NBA球队更好地利用。”
球队需求与个人野心的平衡
火箭队目前正处于重建关键期,杰伦·格林和凯文·波特组成的后场核心仍需成长,而戈登的持球能力恰好能弥补年轻球员经验不足的缺陷,资深随队记者乔纳森·费根分析:“如果戈登转型为第二阵容持球点,不仅能缓解格林的组织压力,还能让阿尔佩伦·申京获得更多内线单打机会。”

这一调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小凯文·波特此前曾公开表示希望增加控球权重,而新援弗兰克·卡明斯基也需要球权在内线发挥作用,乌度卡对此强调:“平衡是关键,我们会根据对手特点灵活分配球权,但埃里斯的经验值得更多信任。”
联盟趋势与价值重估
戈登的诉求恰逢NBA战术思潮转变的节点,随着“位置模糊化”成为主流,兼具投射、防守和持球能力的侧翼球员价值飙升,例如篮网队的米卡尔·布里奇斯,在获得更多持球权后场均得分从17.2分暴涨至26.1分,戈登的合同还剩两年,若他能证明自己具备类似潜力,不仅将提升交易价值,还可能争取到生涯最后一份长期合约。
“我不只是为了数据,”戈登最后补充道,“当对手不得不用更高规格的防守对待我时,整个团队的进攻会变得更好,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自己是冠军拼图——无论留在火箭还是去往别处。”
随着训练营深入,火箭队的战术实验仍在继续,戈登能否真正赢得持球机会,不仅取决于教练组的决策,也需要他用实际行动打破人们对“3D球员”的刻板印象,这场关于技能认可的博弈,或许将成为火箭新赛季最值得关注的剧情线之一。
















